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香港明和集团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在两项发明的推动下,成衣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今天这般庞大的规模;

首先,缝纫机(见第175页)的出现使高速批量生产成为现实,市场上第一次出现了非手工缝制的衣服。

其次,服装制造业采用了男装、女装和童装的标准尺码;

大约在I860年之前,人们一直采用两种方式裁剪服装,一种是复制既有的服装尺寸,这种方法往往要求裁缝将顾客现有的衣服大卸八块,否则就只能根据顾客的体形,先用薄棉布裁剪出大致的样子,然后反复修剪、调整,直到合身为止,这时裁缝再按照薄棉布样板的尺寸裁剪昂贵的面料,做出最终的成品;

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高级时装店采用这种枯燥而耗时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19世纪60年代,服装制造业终于通过“服装纸样放码”的方法得到成衣的标准尺码表,顾客再也无须在三四套成衣面前举棋不定了。

自制衣服的主妇们也开始求助于纸样,杂志和邮购业务都为人们提供了购买纸样的服务;

到了1875年,纸样的年销售额累计高达1000万;

身穿根据标准纸样剪裁缝制的衣服成了时尚?

维多利亚女王完全能够负担定制服装的价格,但她也为自己的孩子们订购了根据巴特里克纸样公司的样板制作的西装。

“巴特里克”成了当时最为西方人津津乐道的名字。

偏转线圈市场前景编辑随中国入世和国际经贸往来的增多,中国电子制造业飞速发展,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确立低端制造业利润薄,竞争激烈,难以生存。

高端制造业缺乏技术创新!

发展:加强技术研发,实力不够可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寻找成熟的科研院校或个人的科技成果,买断产权或合作经营都是唯一的出路。

根据在生产中使用的物质形态,制造业可划分为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1953年起,几乎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田径运动会,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中国田径技术水平和成绩缩短了国际间的差距电视中国的发展1958年9月2日初期电视事业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制造成功,开始播送黑白电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电视工业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恢复与起步是从1981年国家发行国库券开始的2005年6月22日,青岛大炼油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举行中国非常重视发展网络技术,由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建设的中国国家网络项目在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环境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同时女子跳高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65年中国有5名运动员进入了世界前10名.70年代后期,由于背越式技术的引进,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跳高运动员,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朱建华。